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0201)

发布日期:2022-06-15 作者: 访问量: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0201)


一、专业简介

音乐表演专业为我校名校建设重点专业,涵盖声乐系(声乐教研室、歌剧中心)、管弦系(弦乐教研室、管乐打击乐教研室)、民乐系(弹拨乐教研室、拉弦乐教研室)、键盘系(钢琴专业教研室、钢琴基础课教研室)四个系八个教研室,音乐表演专业也是 2009 年获批的全国第二批 MFA 硕士培养的单位,旨在培养掌握系统专业知识、具备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较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艺术表现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音乐表演专业拥有近百人的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民乐团、室内乐团等音乐实践演出团体。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巩固完善学科教学体系,合理配置学科课程,开设交响乐团合奏课、民乐队、合唱课等实践性课程。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大量参加演出和比赛的机会,定期举办各项专业音乐会,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水平,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比赛,建院来音乐表演师生斩获国际、国内大奖近百项,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所从事的音乐表演方面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舞台演唱、演奏以及专业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按声乐、键盘、民乐及西洋管弦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演唱、演奏和舞台表演的能力,注重培养综合音乐素养和人文艺术素养。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音乐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熟悉党和国家对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掌握音乐表演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音乐作品基本分析能力、音乐创作方法、作曲理论的发展。

3、具有音乐学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历史脉络,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并通过音乐美学与艺术概论的学习对音乐以及艺术学学科有综合全面性认识,并能结合自身专业,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与风格。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世界各国原始民族的音乐生活及其演变;历史上及现存各民族、国家的音乐状况;各种体裁形式的起源、相互影响及其演变过程;声乐艺术、钢琴艺术、中国民族器乐艺术、西洋器乐艺术的历史发展;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艺思潮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音乐的影响以及对各时代音乐文献的研究等等。

4、掌握音乐表演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音乐表演艺术审美力与修养;掌握音乐表演技能训练,获得较高艺术水准的演唱能力;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学会分析与处理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声乐表演技能,提高学生舞台专业综合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舞台化妆技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强化音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 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实践环节。

5、了解相关音乐表演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较高的人文素养;通过梳理音乐舞台表演的发展概况和历史,使学生掌握声乐舞台表演的基本概念,欣赏熟悉众多音乐大师的作品。为学生演唱演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增强诠释音乐作品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7、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具有互联网+理念和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掌握音乐术语、英语词组、语言难点及专业性知识。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2.核心课程:专业课、专业艺术、歌剧排演、管弦合奏课、民乐合奏课、键盘合奏课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各专业方向综合性的排练、排演作品的教学活动;各专业方向每学期阶段性的汇报演出活动、毕业演出音乐会等;参观、观摩社会音乐文艺团体以及其他院校的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 各专业方向参加不同级别的专业比赛活动。

4.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39AC1

5.培养计划与毕业要求关联表详见附件 1。

6.课程地图详见附件 2。

五、修读要求

1.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可在三至八年内完成学业。

2.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3.毕业标准与要求

(1)通过毕业音乐会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

(2)修满相关实践学分 3 分。(艺术指导满 16 个学时并在期末考试中参加艺术指导,可得 1 分。专业比赛获奖:校市级 0.5 分,省级 1 分,国家级 3分。专业演出:院校市级 0.5 分,省级 1 分,国家级 3 分。论文发表:省级期刊 1 分,高水平论文 2 分。)

(3)拓展提升课程主要是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或必设项目,为免费修读学分,毕业前至少修读 10 学分。其中包含:应用文写作课程(1学分),美育类课程(2 学分),劳育类课程(2 学分),拓展培养项目(2学分)。

课程体系和学分体系请参考《青岛大学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其中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 号)中规定的劳动实践环节不少于 4 周,以及三、四年级体育教育不断线的要求在“第二课堂”做出明确要求。(如上级政策发生变化,拓展提升课程的内容、学分和毕业要求将根据政策要求作适时调整。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详见附件 3。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CB9C

八、修读指导建议

1.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级分类设置,本专业修读大学英语视听说读写译 I 和 II,修满 6 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普通课程,学生至少修读 10 学分。其中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 7 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 3 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 2学分,共计至少修读 6 学分,建议修读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 3 个模块。其他学分可从核心课程和普通课程中任选。

3.拓展提升课程主要是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或必设项目,为免费修读学分,毕业前至少修读 10 学分。

4.大学体育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需修满 4 学分,建议前 4 个学期每学期修读 1 学分,具体修读项目参见当学期选课列表,并完成校园健康跑和专项技能考核方能毕业。(详见《青岛大学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

5.本专业需要修读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课程。

6.专业选修课至少修读 44 学分,全院限选课和系内要求限选课作为必选课合格后方可毕业。任选课在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完成本专业实践学分要求方可毕业。




69E40 2F359 56407 58E1A 4A6E2 57F55 58EFD 3A2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