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1.本单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我校为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重点综合类高校,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性特色名校,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我校于2009年获批新增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音乐学院则承担了音乐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
音乐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4 年的青岛师专音乐系,于1998年开办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2003 年获得音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今,学院已发展成山东半岛最高音乐学府,音乐学是山东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一级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和作曲技术理论四个本科专业。
2.国家及地区对所开设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分析和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化产业即将进入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化产业的区域化发展,以及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联动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引擎。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但同时也显现出高层次音乐艺术人才的匮乏。原有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类型较为单一,疏于实践技能的提高,也导致了实践性高层次音乐人才的缺乏。以此作为机遇和挑战,我校音乐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在培养高水平的音乐专业人才。通过五年来的教学实践摸索,本专业不断适应我国文化艺术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需求,优化学科结构,填补了学术硕士培养要求以外的空白,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服务了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建设。
二、培养特色
1.专业方向特色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时间,我校在专业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第一,齐鲁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交融的专业特色。5年来,学院立足青岛这一欧亚交汇点的地方文化基础,在专业发展中秉承国际交流的文化传统,分别与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举办国际音乐大师班,选派优秀艺术硕士赴美国高校学习,并在国际音乐比赛获得优异成绩,选派中青年学术骨干赴美、意、韩、日访学,推广中国传统艺术,率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设立了中国民族音乐选修课。
第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彰显地域特色。紧密结合青岛“音乐之岛”的城市特色,突出小提琴和作曲专业优势,在小提琴国际比赛和合唱作曲方面取得优秀成绩,培养的学生多就职于青岛交响乐团,服务于青岛全国合唱基地的建设;与青岛市交响乐团、海润集团、青岛市歌舞团的院团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实践锻炼、提高技能的需求。同时为青岛市城市形象建设和企业品牌建设做出贡献。
第三,多学科渗透影响下的艺术视野。依托综合类大学的办学优势,发挥多学科交叉互融的便利条件,鼓励师生跨学科教课选课,开阔思维,多角度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师生在音乐剧的教学与实践、地方历史传说与创作结合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演出了整场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获得社会的好评。
2.培养模式和方式特色
依据于青岛大学主导制定“校企对接,理论与实践结合、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培养模式,建立了音乐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双重目标的培养模式,注重教学与创作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既能掌握特定音乐艺术专业,又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既能独立承担相关音乐专业技术工作,又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从而成长为艺术领域中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使得本音乐艺术专业培养的方式具有鲜明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不断从交叉学科中汲取营养,例如哲学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心理学对音乐表演的影响以及物理音频知识和人体发声医学构造等知识讲座,应用在音乐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提高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
3.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以及与国家和区域发展适配度情况
我校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具有两大特色:
第一,传习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一方面建立了山东省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加强对山东地区传统民间音乐的学习与传承,另一方面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当代与传统音乐的完美结合,推动新时代地区文化特色的建立。如:音乐作曲方向即有传统的作曲方向,又有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合唱作曲与指挥,还有与时代相接轨的电子音乐方向,产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对《沁园春雪》的合唱改编作品获得山东省二等奖。
第二,专业性与学术性相互支撑。我校音乐艺术硕士专业的设立,以学术型学位点为依托,强调学术研究与专业实践的协调发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创了音乐会讲座等新的教学实践形式,得到《音乐周报》等报刊媒体的好评。这种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相互支撑,决定了我校音乐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学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拥有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满足了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
三、师资队伍
1.专业领域师资的结构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逐渐建立了一支年龄、学历、学缘和职称结构均较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具体分布结构见下表:
专任教师结构 专业方向 |
合计 |
年龄 |
学历 |
学缘 |
职称 |
50岁及以上 |
40-49岁 |
30-39岁 |
博士 |
硕士 |
学士 |
海外 |
国内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声乐 |
7 |
6 |
1 |
|
|
3 |
4 |
2 |
5 |
1 |
6 |
|
小提琴 |
3 |
3 |
|
|
1 |
1 |
1 |
2 |
1 |
2 |
1 |
|
作曲 |
2 |
2 |
|
|
1 |
|
1 |
1 |
1 |
2 |
|
|
笛子 |
1 |
1 |
|
|
|
|
1 |
|
1 |
|
1 |
|
钢琴演奏 |
3 |
2 |
1 |
|
|
2 |
1 |
|
3 |
1 |
2 |
|
钢琴伴奏 |
1 |
1 |
|
|
|
1 |
|
|
1 |
1 |
|
|
合唱指挥与编创 |
2 |
2 |
|
|
1 |
|
1 |
1 |
1 |
2 |
|
|
合计 |
19 |
17 |
2 |
|
3 |
7 |
9 |
6 |
13 |
9 |
10 |
|
2.梯队情况
本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带头、副教授为核心,青年讲师为辅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较强的学术队伍,目前队伍建设发展趋势良好。近三年来,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听课、参加师资培训和研讨会,提前做好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学校支持下,大力引进人才并实施专任教师学历、职称提升计划,引进博士3人,硕士5人, 1人晋升教授,3人晋升副教授。
3.专业师资教学、科研、展演等方面主要成果
(1)标志性展演与发表作品
1)《青岛大学作曲系师生作品展演》,意大利萨萨里音乐学院,2012年。
2)王景彬,参与中央电视台大型音乐电视片《中国百年音乐史话》第八、第十一篇章的录制演出,2009年。
3)张旭冬,艺术歌曲《雁子》、《冬雪咏叹》入选沈阳音乐学院重点科研项目(教材),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
4)张旭冬,钢琴作品《唱灯》入选中央音乐学院全国考级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
5)李一,钢琴作品《戏之灵动》发表于《音乐创作》2010年第二期。
(2)比赛及学术获奖
1)李一,获北京现代音乐节《全国首届管弦乐配器比赛》最高奖,中央乐学院主办。
2)钱海霞:获北京现代音乐节《全国首届视唱练耳手抄谱比赛》一等奖,中央音乐学院主办。
3)张旭冬、古光均: 指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分别获青岛市与山东省合唱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2012年。
(3)科研立项与论文专著
在人民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以及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著作4部,核心刊物论文4篇,教育部课题1项、省社科项目6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市厅项目十余项。
四、人才培养
1.所开设专业领域生源质量与选拔办法
我校艺术硕士音乐领域招收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近5年吸引了河南、黑龙江、安徽、江苏、湖南、内蒙古省外以及省内高校,甚至有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水平院校的毕业生报考我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本专业的招生选拔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考生参加全国统考以及专业理论课程考试,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1:1.2的比例确定进入复试人选,复试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和综合素质测试,初试和复试成绩加权后得到最终成绩,并按总分进行排序,由高到低进行录取,保证了本专业对生源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要求。
2.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符合艺术硕士音乐领域专业学位教学要求,设置目标与方向主要针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强调理论性和应用型性的同时,增加对于本专业多元能力培养的课程,小提琴专业不仅重视专业技能小课,更加强了交响乐排练、室内乐排练等课程。通过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各专业方向均形成了10门左右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主干课程,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和创新特点,切实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3.课程教学
本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和教学手段。授课形式上采用师范教学、实训教学、观摩式教学和音乐会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突出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主讲教师重视艺术实践训练,强调点评分析。在教学中,积极利用教学软件、数据库、案例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教学材料多样化。
4.所开设专业领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展示
本专业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中加大排练课、音乐会教学,取得丰硕成果,打造了每年一度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春之声 海之韵音乐会季”品牌工程,每年向社会奉献30余场各专业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得到广泛好评,同时学生在国际、全国和省市各级比赛中屡屡获得佳绩,体现了实践技能教学的培养成果。
5.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
鉴于我校生源多为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对其实践能力的完善培养,与青岛市交响乐团、海润集团、海信交响乐团、青岛艺校等当地知名艺术团体建立了实践基地,聘请知名专家为校外导师,为学生做职业培训,加强其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的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顺利应聘进入交响乐团等表演团体工作。
6.所开设专业领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
我校在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突出位置。以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通过不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邀请模范人物宣讲、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送文艺下乡等活动,切实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心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五、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质量
在不断的教学与实践摸索之中,我校音乐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其中,两名学生获俄罗斯文化部举办的“海参崴国际小提琴比赛”二、三等奖,两名学生获得美国州器乐比赛一等奖。本专业的毕业生也深受用人单位喜爱,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中多就职于省职高校音乐院系、歌舞团、文工团等表演团体专职演员以及地方文化局等单位,还有部分学生被美国、意大利等高校录取,继续学习音乐表演艺术。
2.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
青岛大学始终把引领城市文化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本专业注重发挥各个专业方向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师资、学术、资源优势,为青岛市文化强市战略、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后积极与青岛市文化部门联合排演节目参与全国群星奖比赛,获得佳绩;配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创建了崂山道乐团,培养的学生在青岛20余个合唱团中担任指挥,切实为青岛市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音乐艺术事业做出了贡献。
六、其他情况
1.艺术硕士培养经费的使用
我校为艺术硕士设有助其教学与实践所需之专项经费,分三年发放,入学第一年600元,第二年、第三年各1000元,共计2600元。数额充足,高于国家现行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经费标准,专款专用于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业务。
2.本单位为艺术硕士提供的奖助学金和实践补助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为艺术硕士培养提供各类奖学金。目前研究生奖学金共有三类,第一类是普通奖学金,按照政府规定的高等院校学生食品价格补贴合并发放每年6000元。第二类是学习优秀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青啤奖学金”等。第三类是单项奖学金,包括科技竞赛奖、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学位论文奖、文体活动奖以及特殊贡献奖学金,奖金额度从500元—6000元不等。同时学校还为研究生提供了助研、助管、助教等实践岗位,学生可以通过申请三助岗位,参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工作。
3.所开设专业领域教学与实践的基本条件
音乐专业领域拥有琴房90余间、1200座的大剧院一个、可容纳200人的音乐排练厅一个以及舞蹈教室、音乐文献资料室和音响资料室等,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7个,教学设备齐全,专业教室充足,实践展示场地足以完成教学展演所需。现拥有专业图书320万余册,期刊4700余种,声像资料15万余册,拥有电子图书数据库6个,同时,为学生提供有线和无线网络设施,能够满足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要求。
4.管理制度
第一,确立了艺术硕士培养工作的分管领导负责制,重点对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督促。第二,构筑由导师和研究生工作秘书共同参与的双重管理保障,确保教学培养过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第三,制定青岛大学艺术硕士音乐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从招生到毕业,均遵循一套严格的章程规范。第四,修订并完善青岛大学艺术硕士音乐领域研究生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条例。第五,严格编制导师遴选制度,明确各专业方向导师任职资格,以保证学术水准。第六,制度化有关规定,明确研究生毕业前必须举办两次音乐会,并参加交响乐团、合唱团以及民乐团的排练。
5.机构设置
设有MFA专业学位教学管理机构。成立了青岛大学MFA教育中心,配专职教学秘书1人;成立由行业内专家和校内教授组成的MFA教学指导委员会,并由国内知名艺术家担任顾问。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定期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研讨教学及管理工作。我校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以及学院院长、各专业主任、学科负责人均为教学管理机构中的组成人员。设有MFA专业学位办公室,学院配备专职教学秘书1人,助岗研究生2名,负责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管理的日常工作。